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章可喜与可贺双双受惩罚  (第3/3页)
捕头,但为了豺狼双煞,他奉命调派到扬州缉拿他们归案。    一般人的预料,是有好戏可瞧了。    但他们却想错了。    “大胆双雄”的胆子,并不如别人想象中那么大。    也许他们平时的表现悍劲十足,但当他两人风闻呼延擒将要来到扬州对付自己的时候,他俩却立刻脚底抹油,溜得老远。    呼延擒是否锲而不舍极力追缉到底,别人不得而知,但是柯一喜和贺千方却极力掩饰自己的身份,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年龄提高一倍,成为牛山濯濯的两个老和尚。    不可一世的江湖大盗,居然也会变成两个看守门户的老和尚,这是否又是天意呢?    (四)    无论他们是大盗也好,和尚也好,他们凶残的性格,就像是残酷成性的豺狼一样,永难更改。    他们“遁”入空门,绝非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,而是暂避风声而已。    他们怕的只是呼延擒,对于别的武林高手,他们却很少放在眼内。    可是,现在他们一个吃泥浆,一个满脸牛粪,这口气他们又怎能咽下去?    可贺说要把袭击他们的人,一根一根的骨头拆了下来,这并不是夸口之辞。    在扬州道上,这两个心狠手辣的扛湖大盗,的确也曾经把一个活人的骨头,一根一根地拆了出来。    但正当他们转身欲冲入寺内的时候,却赫然发觉寺门内竟然已站着了一个身穿杏袍的年轻人。    杏袍人的神态很悠闲,悠闲得就像在花园里看花,又像在湖边持竿垂钓,享受着大自然美丽、充满诗意的景色。    可喜可贺脸色同时一变,又同时大声喝道:“你是谁?”    他们一面厉声吆喝,一面却盯着杏袍人的一只手。    杏袍人的手掌很秀气,指骨修长而有力,很像个朝夕对着文房四宝的读书人。    但可喜可贺留意的并不是这一点。    他们只想看看,这个杏袍人的手是否干干净净?    杏袍人的手很干净。    他仿佛已看穿了可喜可贺两人的心事了。    他微笑着说道:“我的手既没有泥浆,更没有牛粪,你们就算真的想把别人的骨头拆出来,也不应该向我下手。”    可喜冷冷一笑“小子,你的胆子倒不小。”    杏袍人淡淡道;“在下的胆子再大,又怎及得上两位?”    可贺目露凶芒,冷笑道:“你知道贫僧是谁?”    杏袍人盯了他一眼,悠然道:“你根本就不是个和尚,而且真实的年纪也绝对没有那么老。”    可贺咬了咬牙:“看来你这条小命万万留不得。”    杏袍人笑道:“你们两条老命也万万不能再延续下去,否则,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,会死在尔等狼心狗肺的手下!”    可贺不再犹豫,咬牙挥掌,呼的-,声就向杏袍人胸前拍去。    他全身的内家真气,最少已有八成运凝在这一掌之上。    可贺虽然真实的年纪只有三十多岁,但他的内力修为也极是不弱。    但杏袍人一点也不畏惧。    可贺一掌向他胸前拍去,他既不闪避,也不还手。    可贺心中一凉。    莫非这小子已练成了铁布衫、金钟罩这一类的功夫。    又莫非是这小子身上穿了什么金丝甲、护心宝镜之类的东西,可以抵御强大的内家掌力?    可贺猜不透。    但他现在已势成骑虎,就算这一掌劈过去,会有断手折臂的危险,他也是再无转图的余地了。    “呼”的一声,可贺这一掌,又快又狠。    但紧接着发出来的声音,却是“咯”的一阵怪声。其实这种声音并不怪,可贺以前也经常听过的。    因为这是骨骼断折时所发出的声响。    只不过他以前听见这些声音的时候,断折骨骼的都是他的敌人,又或者是无辜被他虐待的受害者,但这一次,断折骨骼的声音,是从他身上发出来的。    可贺咬牙忍痛,硬充好汉,不让自己发出半点呻吟声响。    但他几乎咬碎了几枚牙齿,还是忍受不住那种痛激心肺的痛楚。    终于,他“呔”的一声狂吼起来,而且手舞足蹈。    他并非因喜悦而手舞足蹈,而是因为疼得要命的缘故。    杏袍人悠然地一笑,道:“呼延大人的折骨擒拿手,果然厉害,晚辈佩服!佩服!”    可贺简直傻住了。因为把他手臂折断的,并不是杏袍人,而是在杏袍人身后的一个黑衣人。    可贺根本无法想到,杏袍人身后还有人,而且这人便是九眼神鹰呼延擒!    江湖中人都喜身穿黑衣。    六扇门中的高手也不例外。    九眼神鹰更是穿黑衣的忠实门徒。    他自出道江湖,以至投身衙门成为天下知名的神捕,一直都只穿黑衣,从来没有一天例外。    曾经有一次,呼延擒的同门师兄师弟暗中订下一个计划,要把他灌醉,然后把他的黑衣换掉,看看他穿上白衣又是副怎样的样子。结果,呼延擒真的醉了。    但他的师兄师弟仍然无法把他的黑衣换掉,因为呼延擒在将醉未醉前的时候,突然出手把他们的xue道全部点住。    虽然呼延擒醉卧了整整一个昼夜,但他们也陪着他呆了整整一天。    直到呼延擒酒醒之后,他们还像木头般站在那里!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