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六回  (第3/6页)
你现在淮备怎么样?去以牙还牙?”    于珊一对灵话的大眼睛,在董卓英的脸上不停的打转,像是在寻求答案,道:“先不谈我的报复问题,倒是先听听你的意见。”    董卓英心头如擂鼓,面红耳赤,他本想说出这不关我的事,但终嫌唐突佳人,话到口边又收了回去。    于珊却催促道:“你说话呀!我要你拿个主意。”    “我看,你还是自己决定的好。”    “不要!我要你说!”    “我现在心情很乱,亲仇未报,狼迹天涯,我哪有心情管别人的事。”    “别人,谁是别人?我是于珊,不是别人。于珊的事,就是你的事,你知道吗?”    “于姑娘,我是有难言之隐。”    于珊笑了,道:“卓英,我于珊不是世俗女子,我的心意,你怎么说不知道,我喜欢你,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决定,我不喜欢的,再好我也不要…”于珊本想再说几句内心的话,就在此时,船外忽然轻响,一看,是古风和夏若云飞奔而来。    古风未语先笑道:“于珊,你好吗?”夏苦云以前未曾见过金凤凰于珊,只约略曾听到过古风谈起,这位滚滚红尘中,独来独往的女人,今日一见,果然是名不虚传。    对方眉目如画,粉腮不脂而红,斜坐舱头,云鬓未梳,那一副动人的灵秀相,已深深的吸引住了自己的眸子。    天地间最微妙的事,莫过于男女之间的感情,动于中而发于外,一个眼神,就可以表露无遗。    古风没发觉。    董卓英却已发觉到了。    夏若云愣愣地,词不达意地开口道:“于姑娘,你…没有吃什么亏吧?”    于珊秀眉微皱,反问道:“大驾是…”    “在下夏若云。”    “承蒙相救,感激不尽。”    夏若云言不由衷,笨拙的道:“于姑娘,不必客气,以后再有机会,定当为姑娘效劳…”    古风在旁笑出了声,他笑夏若云平日谈笑风生,诙谐风趣,为何面对着于珊,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。    于珊面色一愠,道:“夏大侠,你是在取笑我?”    夏若云急得面红耳赤,忙道:“于姑娘,那怎么会,我是求之不得呢!”这话又有语病。    夏若云急急改口道:“在下的意思是说,只要能为姑娘效劳,即使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。”    于珊不由哭笑不得,正色道:“夏大侠,你希望还有第二次?”    “不是,绝对不是。”    “我可以告诉天下人,本姑娘绝不会再上笫二次当了!”    古风文绉绉的道:“一之为甚,岂可再乎?”    于珊娇靥上仍如寒霜,不过口气已缓和多了,道:“这还差不多!”此话一出,四人皆忍不住笑了起来。    江湖儿女的真诚坦率,表露无遗。    古风又道:“好了,咱们来谈谈今晚的事怎么样?”    董卓英道:“阴家是于姑娘的表亲,就事论事,该由于姑娘来决定。”    夏若云道:“对,解铃还得系铃人。”    于珊仰首船舱外,静静的思索了一会,她感到很难作这个决定,只觉得心潮汹涌,百感交集。    古风道:“你慢慢想,想好了再告诉咱们,不过,此事依法是罪无可恕,在情尚有可原,如何取舍,就看你了!”其他二人均未出声表示意见。    船舱中一片沉静,静得连船外的水狼波声都听得到。    约莫过一盏茶工夫,于珊终于开口了,她斩钉截铁的说道:“我决定今天晚上照约履行,义无反顾。”    董卓英他们三人,齐齐大吃了一惊。    他们三人,你看我,我看你,面露诧容,他们想不到于珊会同意他们去履约,履约就是赴约,赴约就得大动干戈,大动干戈自有人伤亡。    于珊冷冷扫了他们一眼道:“今晚之约,不是你们和阴家约好了?”    古风道:“没错,可是并没包括你在内。”    “那你们的目的是什么?”    董卓英皱皱眉道:“这事由在下主谋,当由在下来说明,于姑娘,咱们当时志在救人,未存有杀人之心。”    “你的意思是说,阴家没任何人死伤?”    “有人受伤,但无人死亡。”    “那你们是怎么救人的?”    “声东击西,制造混乱,且装鬼吓人。”    “那今晚呢?”    “有待商议。”    “是不是看我的情形再作决定?如果我平安回来,就采取宽大政策?”    “不错。”    “就是不履约了?”    “不是,既有约定,岂能不去,但没必要去杀人。”    于珊毅然的冷冷说道:“阴家不义在先,我则执有一个‘理’字。”    董卓英点点头道:“就这么办,义理兼顾,咱们按时赴约。”    古风和夏若云没再表示意见。    仍是一个清辉星淡的月夜。    但在阴家帮总舵“顺发兴”号大船的舱内此刻却弥漫了沉重而紧张的气氛,使人感到窒息。    船内的大桌上,参差的坐满了阴家帮几名要员,一个个面色凝重,十几只眼光一齐都集中在舵把子阴松脸上。    阴松背负着双手,粗眉深锁,在人丛中往来踱步,不时地瞧向门外,问道:“焦拐子怎的还未到?”阴长生是这次祸事的魁首,更是心事重重,他低着头,不敢看人,他怕别人会射过来令他心悸的目光。    自于珊被救走了之后,他开始感到惭愧和不安。    他知道这事后果的严重,于珊的个性是嫉恶如仇,睚眦必报,这次惹火了她,他真不知如何善其后。    突地,门外一声欢呼:“焦老大来了!”门口人影一晃,接着,一个满面红光,身材瘦削的五十来岁老大,已来到圆桌之旁。    奇怪的是他不是站着,而是倚着手中的拐杖,才能站稳身形。    黑黝黝的镔铁拐杖,龙形的杖头,张牙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