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七章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七章    虞小琬消失了。    在秋季末的某一天,虞小琬彻底自顾晴风的生活中消失了。    寻寻觅觅了许久,她还是音讯全无。    三年来唯一得到有关虞小琬的音讯,是一纸没有留下寄件地址的离婚协议书,上面的签字,是她给他最后的消息。    三年的光阴,就这样过去了。    他常常想起那个偶然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女孩。    不只是想着他对她父亲的承诺,他更常回忆起的,是她那含羞带怯的可爱笑靥。    属于她的东西,她都带走了,一丝回忆也不留给他;唯一遗漏的,是她放在客厅音响里的那张古典CD。    孟德尔颂的钢琴三重奏,第四十九号作品,从此成了他的回忆。    他常常一个人聆听这首曲子。    在变化多端的旋律中,隐约有着一种永恒不变的规律;回旋往覆,像波涛起伏的激流终会回归宁静的大海;又彷佛渐渐走远的回忆,一丝一丝渐渐的回流入记忆深处…    她到底在哪里?    他收到她寄来的离婚协议书,却不愿意就这样离婚,也从不放弃对她的寻找。    不是在什么时候,顾晴风常常这样叹息着。    希望能再见到…    ***    “老师,许久不见了。”    台中某国立女中,一名长发飘飘、气质婉约的美少女抱着花束,走入导师室,向其中一名年长的女老师走近。    那名女老师抬起头来,见到来者,满脸又惊又喜的神色。    “小琬?!”黄老师见到她,高兴得连忙站起来,双手握住对方的手。“好久不见了!”    虞小琬花束放下,笑意轻浅地问道:“老师这些年来好吗?”    “好、老师很好!那-呢?-好吗?两年前我听说-以榜首考上第一学府的外文系,真是没让我们失望啊!”黄老师兴奋地说。    虞小琬只是微微一笑,笑意柔美婉约。    “-在大学过得好吗?没想到-还会想到要回来找老师,老师真是太感动了…”黄老师真挚地说。    “我过得很好,感谢老师以前常常鼓励我。”    “那是应该的呀。来,我们到外面去谈,让老师好好看看。”    黄老师拉着虞小琬往外头走去,他们来到一株有着年老树龄的凤凰木下。    “三年不见,-越来越漂亮,也成熟了不少啊。受了大学教育的熏陶,-整个人看起来都不一样了,似乎比过去成熟独立许多。老师真高兴见到-的成长。”    “谢谢。”虞小琬含蓄地笑了笑。    “-一直住在台北吧?现在不是长假,-怎么回台中了?”    “嗯…好久没回来,想回家看一看。”    “谢谢-还有心来看看老师-现在生活还好吗?有没有男朋友啦?”    “我过得很好,谢谢老师关心…”    他们彼此又聊了些以前的事,直到黄昏时候,虞小琬才离去。    望着夕阳底下那抹娉娉袅袅、纤细优雅的身影,黄老师不禁甚感欣慰    三年不见,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懦弱羞怯的小女孩了!她变得既有涵养又坚强,令人刮目相看。    这就是她当年最引以为傲的学生,如今已经长大了…    ***    “小琬,这一句要译成中文,怎样翻会比较好?”    “-等一下啦。小琬,先告诉我这里要用什么式?”    “这句是什么意思…”    刚上完一堂“英国文学”,教授前脚才踏出课室,虞小琬立刻被同学们包围。    虞小琬的英文程度向来不弱,当年又是以榜首的成绩进入外文系,很快就成为文学院有名的才女,同学们都习惯向她请教课业上的问题,而她也从来不吝于回答。    好不容易一一仔细回答完同学们的问题,她抱着厚厚的原文书,走出教室。    她优雅美丽的身影穿梭在校园间,一路上引起许多人侧目。    对于众人的目光,虞小琬并不以为意,只是继续走着。    自从上了大学之后,她的个性改变了不少,不再像以前那样畏畏缩缩,胆小懦弱;她知道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,以及要如何活出个人的色彩。    她有自信,却不骄矜,整个人散发出的,是一种雍容合变的气质。    “虞同学。”    听到有人叫她,虞小琬不禁停下脚步。回头一看,原来是一个在社团里认识的男同学。    “你有什么事吗?”她微笑着询问道,笑容浅淡,却美得让人屏息。    “请问…这个礼拜五晚上,-有空吗?”那个大男孩有些紧张的问道。    “嗯?”    “国家音乐厅有一场萧邦钢琴演奏会,不知道-有没有兴趣?我刚好…有两张票。”他委婉迂回的提出邀约。    萧邦…浪漫时期波兰的伟大音乐家。她向来对他的音乐很有兴趣,那场音乐会她有所耳闻,演奏者也颇有名气,但…星期五?    “我有兴趣,但很抱歉,我礼拜五晚上有事。”她歉然地说。    大男孩听了,脸上出现落寞的表情。  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