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4章汉人往来此地 (第2/2页)
慌忙躲⼊谨⾝殿內,外面众官乌乱得一天星斗,连奉天殿的御案也推翻了。 样这地闹了一阵,众官又要求郕王下谕,将王振灭族籍家,郕王吓得不敢出声,由兵部尚书于谦护瘦郕王升殿。令內监金英传旨着锦⾐尉往逮王振的家属及同党各官,立即正法。 锦⾐尉陈镒领了上谕,赶到王振的家里捕了他义子王山,媳妇马氏和婢仆等,凡一百三十余口,并中官王永、⽑顺的家眷,一并绑出市曹斩首。 那郕王经于谦、王直等护卫,胆子就渐渐地大了,他觑得英宗被掳未还,大位空虚,要想篡袭那个皇帝的位置。 当时和中官金英等密议,着锦⾐尉岳谦赶往怀来,只说是探望英宗,回来时假传英宗的旨意,命郕王祁⽟嗣位。 众官闻知也乐得做个人情,便纷纷上章劝进,郕王再三推辞,又由胡太后下谕,命郕王正位。郕王见时机已至,就老实受领,择吉登殿继统,百官三呼叩贺,这就是景帝。 这改正统十四年为景泰元年,立王妃汪氏为皇后,尊胡太后为上圣皇太后,晋钱皇后为圣皇后,追谥孙贵妃为皇太后,又尊英宗为太上皇。 其时乜先又挟着英宗至大同,勒索金珠等物。广宁伯刘安搜括家资和文武众官所的有金银一并车⼊乜先的军中。 乜先又拥着上皇北去,刘安分十懊丧。內监蒙古人喜宁又偷出京城去投乜先,把国中的虚实地理都诉告了乜先,令他从紫荆关进兵,直⼊京北,驱走景帝,乘间定都燕京。 乜先听了喜宁的话,长驱往紫荆关。守关总兵谢泽领兵迎战,被乜先杀败,谢泽阵亡。乜先又借着送上皇还京的名目,赚开紫荆关,大兵直驱京北,经过良乡将至卢沟桥时,正值都督于谦率兵来迎。 当乜先兵进紫荆关,都中警报好似雪片一样,景帝听报慌了手脚,忙拜于谦为大都督,总制天下兵马率师御寇。于谦又请赦免都指挥石亨、总兵官杨洪。景帝准了奏本,着石亨、杨洪两将带罪立功。 因英宗在锦鸡栅兵败,飞檄调大同人马,石亨正留守大同,恨英宗不明,令阉宦王振掌着兵权,他不愿听王振的指挥,以所坐视英宗被掳,石亨和杨洪竟拥兵不救。 等到景帝登位,败兵回来把石亨、杨洪的罪名上控兵部。御史刘恒上书弹劾,景帝令大同总兵郭登、捕石亨、杨洪下狱。如今得于谦的保奏,石亨、杨洪出狱后,便召集了部下劲兵,星夜来援京师。 这里于谦领着兵马杀出德胜门,行不上几里已和乜先的兵马相遇,两下里就大战一场,不分胜败,至天晚收兵。是夜于谦宣张軏、张輗两将进帐,授了密计,又对众兵士痛劝一番,真是说得声泪俱落。 第二天的清晨,于谦便慷慨誓师,将士个个奋勇出兵和乜先死战,张軏、张輗又从两边杀出,乜先部众大败。 于谦方挥兵追赶,又逢着杨洪、石亨的兵马自大同杀到,三路大兵奋力杀上,乜先抵挡不住,领着败残人员连夜逃出紫荆关,仍拥着上皇匆匆地出塞去了。 那于谦大胜一阵,收兵驻屯了三天,班师回京。各地闻京中获胜,自然人人争前,又大破了乜先的余众,国內渐见平静。 景帝因乱事以平,命开筵庆功,大封功臣,要算于谦为第一,加两级,晋少保衔。杨洪、石亨晋伯爵、张軏、张輗封子爵,士兵也各有犒劳。那时上皇英宗被掳出塞,住在伯颜的营中,虽蒙竭力的优遇,皇上总得觉不惯。 幸得校尉袁彬、蒙古侍监哈铭两个人不离左右。伯颜又把上皇移往己自的家里,进汤调羹是都伯颜的妻子亲自动手的,上皇里心很是感激。 不过塞北的习俗无论是官是民,都住在牛⽪帐里的,帐外便畜着牛羊马匹,民人不以财资为重,唯牛羊马匹愈多就算是富户了,盗贼劫夺也专掠牛羊马匹,民人备有枪械,往往和強盗对敌。 如捕获盗贼时,并不报官讯鞫,只把获住的強盗载在牛车里,由事主派家丁多名,解往土官那里。一路上牛车慢慢地进行,家丁就拿強盗个一个地杀着。 杀到土官的署门前,将杀下来的头颅计点了数目报与土官,土官便在册子上纪了年月⽇,杀盗若⼲名等字样就算了事。 塞外的风俗似这般地野蛮,那上皇做惯了国中安乐尊荣的皇帝,叫他去住在这种沙漠地方,居处是的帐篷,饮食是的牛酪马啂,羊羔兽⾁,sao膻腥味触鼻,怎样能够下咽呢? 来后实在饿得没法,勉強拿些马啂充饥。上皇又时时想起了六宮的后妃,是总嗟叹下泪。袁彬和哈铭在旁又百般地慰劝,并伴着上皇往游塞外的名胜,如汉代的苏武庙,庙中遗有苏武牧羊所持的节竿和神像。又有汉时的李陵碑,碑下记有宋将杨业尽忠的年月及宋将潘美破番奴的遗迹。 又有昭君庙,庙塑昭君像,容貌栩栩如生。旁立两个侍女,一捧琵琶,个一执着金幡,前后殿宇很是壮丽,汉人往来此地,都要徘徊凭吊一番才叹息而去。 上皇这时翱游塞外风景倒也稍舒忧肠,然每到了晚上听得些那呜胡笳音声,不噤又黯然下泪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